在上个世纪50年代,首次参加世乒赛的日本队率先使用海绵球拍,打破了前18届世乒赛欧洲人统一天下的局面,在随后的第21届至25届世乒赛,日本队蝉联冠军,此时日本乒乓开始称霸世界。到了60年代,中国队迅速崛起,中日对抗成为乒坛主流。
1956年在日本东京举办第23届乒乓球锦标赛,这次比赛结束之后,中日民间交往逐渐增多,中日交流比赛从此拉开序幕,中日两国时常进行比赛交流。
据TSP现存的主题期刊中,这本见证了1964年在日本举办的第2次中日交流比赛,这次比赛中有诸多名将,如中国队名震乒坛“五虎将”的其中三将庄则栋、徐寅生、李富荣以及李景光、梁丽珍等,也有日本当时乒坛名将高桥浩、木村兴治、关正子等。
此次比赛进行了三天,分成了青少年组别和成人组别,分别于5月21日在大阪的府立体育馆,5月25日在名古屋的金山体育馆,6月1日在东京体育馆进行。
总体来讲这次中日交流比赛,中国男子方面以绝大优势战胜了日本,其中庄则栋、徐寅生2战全胜,李富荣三胜两负,而日本名将木村兴治3胜2负(负于庄则栋和徐寅生)、高桥浩2战全负(负于李富荣和王志良)。
而日本女子方面平均实力要强于中国。其中中国选手梁丽珍3胜1负(负于关正子),而日本名将关正子2胜1负(负于梁丽珍)。
这次中日交流比赛,不仅加深中日两国乒乓球运动员之间的友情,也为日后中日两国乒乓交流奠定了基础。这颗小小的银球,更为全世界传递了友好的信息。